2025年8月26日,由总院公司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编制的《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顺利通过省发改委、财政厅审查。总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程志远带领项目组参会。
本次审查为期4天,8月23-8月24日省发改委组织专家组、评估单位、编制单位赴合肥、六安、淮南多地进行现场勘察,深入调研灌区的现状与实际需求。8月25日-8月26日在合肥召开咨询评估会,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灌区涉及的合肥、六安、淮南三市及其县(区)数十家相关主管部门参会。会上,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按专业分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项目组的成果进行了肯定,并从需求分析及产出方案、项目选址及要素保障、项目建设方案、项目投融资方案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下一步项目组将根据会议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可研报告,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淠史杭灌区横跨皖豫两省、江淮两大流域,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灌区以大别山区六大水库为主水源,同时利用灌区当地径流、外部河湖提水,形成由三大渠首、2.5万公里七级固定渠道、6万多座渠系建筑物、1200多座中小型反调节水库、20万座塘堰构成的“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历经60多年持续建设和改造,淠史杭灌区是千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保证、千万人口的饮水安全保障、千里大别山的防洪屏障和千里淮河的生态护廊。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已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水利气象领域“两重”建设实施方案》、《安徽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等重要规划或方案,是构建江淮水网,打造“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现代化灌区,全面提升灌溉供水保障水平、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全国示范性工程。本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改善灌溉面积720万亩,骨干工程完好率由70%提高到95%以上,灌溉保证率达到85%,增加粮食产量为28800万kg,灌溉增产效益为22948万元,同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8,年节水2.43亿m³,节水效益为25229万元,对巩固安徽粮食主产省地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这份高质量可研报告的背后,是项目组近一年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付出。现场查勘阶段,总院公司共派出10个调查小组共计60余人,历时近1个月完成了各级渠道及建筑物的现状问题的摸排;勘察测量阶段,勘研院共派出150余人的勘测队伍分赴9个县区同步开展勘测工作,为项目获取了精准的第一手资料;报告编制阶段,项目组80余人的精干团队与设计联合体单位一起集中办公,历时100多天,如期完成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顺利通过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评审,为工程启动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新的起点,总院公司项目组始终秉承“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行业精神,上下齐心、赓续前行,锚定建设现代化灌区的目标不动摇,努力在新一轮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安徽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行动中贡献总院力量。
(水生态环境院)
